小儿厌食症是指长期食欲减退或消失、以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,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,是儿科常见病、多发病,1~6岁小儿多见,且有逐年上升趋势。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、贫血、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,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,对儿童生长发育、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。 中医认为:“胃为水谷之海、主受纳”,“脾主运化”。厌食究其发病原因,内在于胃气薄弱,外在于乳食失调,如暴食不节,偏食挑食;食物品种单一,影响食欲;喜吃零食,厌进粥饭;大病之后调护不当,导致脾胃不和,纳运失健等。 根据厌食的病因和症状表现,常见为脾运失健、脾胃气虚、胃阴不足型3种类型。小儿厌食症要积极治疗,改变小儿不良饮食习惯外,针对不同的类型出现不同的症状,采用不同的药膳进行调理。 1脾运失健型 指脾运化功能失常的病理。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,如脾阳虚则失去正常功能,可出现腹胀纳呆、肠鸣、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,久则面黄肌瘦,四肢无力;或因水湿困阻,成痰成饮,四肢浮肿。都是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所致。主要表现为厌食或者饮食乏味,食量减少,或有胸脘痞闷、嗳气泛恶,偶尔多食后脘腹饱胀,大便不调,精神如常,舌苔薄白或白腻。 山楂麦芽粥 材料:焦山楂5克、焦麦芽10克、焦神曲5克、炒鸡内金15克、大米适量。 做法:将药材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煎煮,过滤弃渣,药液加入大米,大火煲沸后,改小火煲成粥,调味分多次食用。 功效:健脾开胃,适用于脾运失健所致之小儿厌食。 2脾胃气虚型 脾胃气虚型厌食的症状是:不思饮食,厌恶进食甚至拒食,面色少华,神疲倦怠,少气懒言,形体偏瘦,唇色淡,口淡乏味,脘腹胀,大便稀溏,舌淡胖边有齿印,色淡红,苔薄白。 山药糯米粥 材料:山药30克、黄芪10克、白术10克、陈皮5克、糯米适量。 做法:将药材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煎煮,过滤弃渣,药液加入糯米,大火煲沸后,改小火煲成粥,调味分多次食用。 功效:补中益气、健脾和胃。主治小儿脾胃气虚引起的厌食。 3胃阴不足型 主要表现为:不思乳食,口渴多饮,皮肤干燥,大便干结,舌红少津、舌光少苔。 养胃增液饮 材料:北沙参10克、玉竹10克、山药15克、乌梅10克、甘草3克。 做法:将药材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煎煮,过滤弃渣,药液分多次饮用。 功效:滋阴养胃 温馨提示:治病不如防病 家长在小孩厌食上一定要重视预防。其预防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 1节制饮食:小儿心性未定,对喜爱之食往往会饮食无度,这样最容易伤食,之后便会厌食。因此父母应做好引导,千万不可让小孩吃得过量过饱。 2少食生冷:小儿多数喜食冷食、冷冻瓜果、冰饮料等,这样容易伤小儿脾胃之阳。 3注意生活起居及饮食环境,加强精神调护,保持良好情绪,饭菜多样化,讲究色香味,以促进食欲。 |
Archiver|家庭中药师JTZYS
( 粤ICP备13067745号 )
GMT+8, 2019-2-21 03:45 , Processed in 0.090251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1 您是第 位访客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 Templated By 乐讯网络